新疆可能成为能源植物重要产地
我国科学家在近日提交的一份关于我国能源结构的报告中提出:应在新疆、内蒙、甘肃等荒漠地区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把大规模藻类的养殖和能源植物的种植与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结合在一起,推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转换的历史性转变。我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能源植物的种植优势受到关注。
全球出现生物柴油开发热潮
能源植物,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产生能源的植物。科学地讲是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植物等的统称,是制作可再生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
能源植物成为热门话题源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面临枯竭,使用这些能源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和研究可再生能源、环保能源以及新型能源。
在寻找新能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欣喜地发现了能源植物。它包括可再生的“石油植物”,它的蕴藏量丰富,可以迅速生长,是可再生的种植能源,用“植物石油”代替传统的石油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比较有名的一是产于澳大利亚的古巴树(也称柴油树),从成年的这种树中每棵每年可获得约25升燃料油,且这种油可直接用于柴油机。英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对已发现的40多种“石油植物”进行品种选育和品质优化工作,并准备尽快实现商业化生产。法国、日本、巴西、俄罗斯等国也正在开展“石油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另外还有一些通过提炼能产生燃油的植物,目前在巴西高原的热带雨林中发现近千种这类植物,可从其所产生的乳液中用简单的工艺就能得到高品质的液态燃料。
随着人们对能源植物认识的不断加深,以能源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的开发热潮在全球掀起。
欧盟是生物柴油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地区。为促进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欧盟通过相关法令,规定成员国在2010年实现生物燃料使用量在燃料总量中的比重达到5.75%。
美国生物柴油产能正在迅速扩张,2007年美国生物柴油总产能达到25.6亿加仑/年,每年约合853万吨,相当于2006年实际产量的10倍。
在马来西亚,2007年生物柴油产量达到150万吨。印度尼西亚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刚刚开始,但该国政府表示,今后几年生物柴油发展目标是将生产能力逐步扩大到500万—600万吨。
选择能源植物种类是发展生物柴油的关键
由于生物燃料迅猛发展,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农作物,又引发国际上对“车轮子”和“粮袋子”孰重孰轻问题的持续争论。
目前国际上从植物提取乙醇的技术来自玉米棒子,因此美国提出了玉米转换乙醇的科技计划,结果导致第二年全球粮食价格疯涨一倍。因为玉米是一种基础性农产品,一旦玉米紧俏、饲料价格上涨,肉类肯定涨价。另外农民见玉米有利可图都会转而种植,其他作物势必因为供应量减少而涨价。可耕种土地始终是有限的,亩产量也是有限的,通过玉米转化乙醇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的饭碗里拨出一些“喂”给汽车。
在我国,生物柴油发展正处于起始阶段,但发展速度正在明显加快。由于我国植物油供给缺口较大,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生物柴油发展是否受到资源方面的制约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因此,在对生物柴油的研究开发中,选择什么样的植物作为能源植物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一些专家认为,未来生产生物燃料的原料不会都是农作物,更多的将是富含纤维素的有机物,如木头、蒿草和农作物的残余物等。由于它们大量存在,生物燃料发展或许还有一条新路可走。对不与人争地、争粮的能源植物的研究正成为人们利用植物能源的热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境内广泛生长着“黄鼠草”,1公顷面积的黄鼠草可提炼1吨石油,若经过杂交人工种植,每公顷产量可高达6吨。这种植物可以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生长,既不与其它植物争地,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目前美国已开始大面积种植这种油料植物。
在澳大利亚北部,也发现了两种可以提取石油的多年生野草——桉叶藤和牛角瓜。科学家们用溶解法从这两种野草的茎叶中提炼出一种白色汁液,然后再从中制取石油。
从植物中提炼石油最让人鼓舞的前景之一来自对藻类的研究和开发,因为它们生长迅速,产量也高。如在淡水中生存的一种丛粒藻,它们简直就是产油机,能够直接排出液态燃油。
新疆有可能成为能源植物种植基地之一
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应充分利用荒草地、盐碱地等,以提高单产和淀粉含量、降低原料成本为目标,培育木薯、甘薯、甜高粱等能源专用作物新品种。
前不久,新华社报道了宁夏银川一家工厂以甜菜为原料生产乙醇取得成功的事例。据报道,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活性引透技术,是直接用甜菜而非甜菜产糖的糖蜜为原料生产乙醇。这项高新生物技术经过两年的工业化生产实践完成,它在应用非粮食类生物质乙醇生产领域中取得了突破。
报道援引宁夏西部光彩新能源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涤飞的话说,该技术符合国家鼓励以非粮食作物生产乙醇的产业政策,不仅技术投资少,原料成本可降低约15%,出酒率可提高约16%,土地利用率可提高约20%,而且生产工艺兼容性强,污染程度低,所有的排放物都能得到利用。
据了解,燃料乙醇是乙醇汽油的主要原料,它由植物生产而成,因此称为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康艳兵介绍,我国《国家可再生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非粮燃料乙醇用量将达到200万吨,而现在非粮燃料乙醇的产量特别小。目前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燃料乙醇生产厂均以玉米为原料,但近年我国玉米的库存逐年下降,而且由于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燃料乙醇成本甚至高于汽油价格,为此国家提倡积极开发非粮原料的生物质能源。
新疆是我国甜菜重要产地,开发甜菜生产燃料乙醇潜力巨大。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所长赵连江认为,直接用甜菜为基本原料的生物活性引透技术生产的燃料乙醇很好地解决了燃料乙醇的原料和价格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使实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财政争钱”的可再生能源燃料乙醇生产成为可能。
新疆广大地区全年日照达2600-34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能5400-6300兆焦耳/m2,积温达3000-4000℃。依据我区多年光合作用研究的积累和国外的文献报道,微藻可能在缺水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养殖条件下、在远较高等植物耗水少得多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生产生物质。我区适合在保护地牗塑料大棚牘条件下大规模养殖微型藻类作为生物质能源。另外,研究表明,我区荒漠区生长着的大量柽柳科植物也是理想的含有较高的能源植物。
我国科学家建议,应利用新疆的荒漠土地资源,培育耐旱抗碱的能源植物,结合荒漠治理,大规模开发能源植物种植基地,为我国规模化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稳定的资源量。
全球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国家产业政策必然推助我区成为国家能源植物种植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