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培植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新亮点
村新报讯 马铃薯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产业链条长。近几年,我省各地十分重视马铃薯生产,特别是平原丘陵地区把马铃薯作为冬季农业开发的优势作物,积极扩大种植面积,有效支撑了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有力应证明了温家宝总理"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的科学论断。2009年以来,全省马铃薯每年以新增50万亩的速度发展,为实现粮食"七连增"做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全省粮食增产1.34亿斤,马铃薯挑了重担,增产3.13亿斤。随县10万亩马铃薯,亩平纯收入2000元左右;襄州区双沟镇的马铃薯种植大户说:种三年马铃薯,就能做一栋楼房。可以说,发展马铃薯,增产又增收,政府满意,农民高兴。
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主要做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省开始把发展马铃薯,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发展。
(一)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发展。
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以省政府名义颁发实施。至此,我省马铃薯产业开始走上了规划发展的道路,并有了扶持政策支持:省财政从2009年到2012年,每年安排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500万元,并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投入。2009年,省委、省政府还召开现场会议,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全省各地抓住机遇,出台配套政策,如崇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农业局全力搞好服务,全县安排了300多万元资金,对冬种马铃薯政府提供地租全补贴、种薯全补贴、农机补贴50%。这些扶持政策使马铃薯成为当地冬闲田开发利用的主要作物,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
1、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一是加强早熟高产新品种引进。先后成功引进、示范、推广了费乌瑞它、中薯3号、紫花白等新品种。二是改进种植技术。随县马铃薯协会会长刘克文,2003年开始在唐县镇探索马铃薯深沟高垄(高35厘米、宽65-70厘米)全复膜栽培技术,每亩增产366.5公斤,增21.6%,2006年大面积示范推广。2010年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测产,亩产3094.2公斤。该技术已经在鄂中北地区累计推广了40多万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三是栽培模式。荆州区李埠镇1.5万亩马铃薯,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栽培方式:早秋马铃薯,大棚+地膜覆盖,9月中下旬播种,春节前后收获,亩效益3000-4000元;秋马铃薯,小拱棚+地膜覆盖,10月底前后播种,3月底前后收获,亩效益4000-5000元;冬马铃薯,露地地膜覆盖,12月底前后播种,5月份上市,亩效益4000元。
2、建立脱毒种薯繁殖体系。种薯质量是决定马铃薯高产的首要因素。应用脱毒种薯,一般可增产30%左右,高的可达50%以上。为促进我省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脱毒种薯推广应用步伐,2009年,依托华中农大专利技术,开展了由科研、教学、企业、农技推广等单位参加的马铃薯种薯繁殖体系建设,建立了适合于我省自然生态和农业制度,以试管薯-微型薯-原种的种薯生产繁供体系。通过采取统一种薯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种薯的管理办法,2010年共生产试管薯1000万粒、微型薯4623万粒,一级原种3000亩,脱毒种薯繁殖体系初步建立。
(三)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1、扶持龙头企业。湖北凯瑞百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成立于2008年,进驻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司以华中农业大学谢从华教授、柳俊教授《马铃薯试管薯高效生产》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为依托,以品种脱毒和试管薯生产规模化为支点,致力于体系完善和种薯质量提高,支持湖北以及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2008年底,省农业厅成立湖北省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并挂靠该公司。2009年,公司获得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并作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得到省发改委项目资助。三年来,公司共投资6000多万元,在省内设立5家分公司,建立10处繁育基地,防蚜温网大棚500亩,可年产微型薯8000万粒,是国内最大的微型薯生产企业之一;在东湖高新光谷生物城建设生产研发大楼1.28万平方米,可年产试管薯1.5亿粒,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试管薯生产中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进行一、二级原种生产,已经组建了10个专业合作社,建成3000亩一级原种生产基地,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脱毒种薯专业公司。
2、兴办加工企业。随着马铃薯商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加工企业。五峰五东薯业公司,2002年投产,主要生产薯类全粉,年加工能力3000吨;当阳龙之泉农业公司,2007年投产,主要生产薯类淀粉,年加工能力1.4万吨;红安上好佳、汉川晋江福源、保康威杰等公司,主要生产薯片类休闲食品,对马铃薯品种要求严格。还有咸宁、长阳等地也在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
3、发展合作社。目前我省有马铃薯合作社65个、协会7个。随县鲁智城河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实行“五统一”服务,农民不愁卖,产品70%销往东北市场,真正实现了依靠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具备的优势
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基础、势头较好,优势明显:
一是区位优势。我省马铃薯春、秋、冬三季种植,收获季节从4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年底,是全国少有的食用薯、加工原料薯和种薯生产和供应区域。特别是平原丘陵和鄂西低山的冬种马铃薯,5月前后收获,正好补充南、北方市场空档,在调剂南、北方菜用薯淡季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
二是资源优势。我省常年冬闲田、可利用的江河洲滩地面积有1000多万亩,适宜马铃薯种植,为深化秋冬播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巨大空间。
三是技术优势。华中农业大学建有湖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鄂西建有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恩施分中心、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在马铃薯生物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选育了我省主栽的“鄂马铃薯”系列优良品种,研发了国内外周期最短的种薯繁育体系,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也有一批新成果,为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十二五”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点
能否把区位、资源、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经济、发展优势,使马铃薯成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还有很多制约因素、困难和问题:脱毒种薯繁殖成本高,步伐慢,缺口大;晚疫病发生重,防治技术不到位,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季节与劳力矛盾突出;贮藏设施差,加工水平低,产品增值率不高。
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500万亩,扩大200万亩以上。当务之急是要突出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一)壮大龙头企业,解决脱毒种薯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从今年开始,选择省内有实力、有意愿参加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致力种薯生产供应的企业,采取项目管理、以奖代补的办法,支持企业建设种薯繁殖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省年生产微型薯达到1.5亿个、供应50万亩优质种薯,发展一批全国知名的马铃薯种业龙头企业。在种薯繁殖上,转变繁殖方式,加快繁殖速度。一是继续在鄂西高山地区建设种薯繁殖基地,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繁殖规模,逐步建成10万亩稳定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基地。二是利用鄂东南中、低山地区(海拔800米),繁殖二级原种,就近供应当地农民,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三是利用平原丘陵塑料大棚,增加防虫网等设施,实行微型薯高密度繁殖,形成10克左右的脱毒种薯,直接供应农民种植。同时,加强招商引资,鼓励在马铃薯集中产区兴办加工企业,提高附加值,解决山区农民卖薯难的问题。
(二)调整发展重点,解决种植规模不足的问题。稳定开发鄂东南、江汉平原冬闲田;积极探索鄂西低山(包括恩施、宜昌、十堰)、三峡河谷暖区(包括兴山、宜都、夷陵、秭归等)种植早熟马铃薯;大力支持鄂中北地区(包括襄樊、随州、荆门江河洲滩地)发展马铃薯。
(三)改进栽培技术,解决单产不高的问题。目前,我省马铃薯单产仅1000公斤,原因是绝大多数农户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具有增温保墒、防寒耐渍、早熟高产、商品性好等特点,一般增产20%以上,力争推广300万亩;大力推广脱毒种薯,力争覆盖率达到50%。采取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策略,完善预测预警系统,加强晚疫病防控。鼓励农民采用保温设施,种植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