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农产品实现“无废加工”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陆续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美国、日本的农产品保鲜规模达到70%以上。美国对农产品采后保鲜与加工的投入,已占农业全部投入的70%,从而保证了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已成为美国各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
据美国农业部调查显示,美国的农产品除用于出口外,每年仍有大量剩余,因此在开发农产品的商业应用方面潜力极大。
农产品可替代l/3工业原料
美国农业部官员表示,目前美国工业界最常用的50多种工业原料中,l/3以上完全可用农产品替代。如果充分发挥农产品的工业价值,美国每年可减少数百亿美元的外汇支出。农产品用作工业原料,无论国内还是在海外,均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在目前,将农产品制成工业原料最大的障碍是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个问题,联邦政府鼓励企业界进行联合,实现规模化开发、生产,集中资金、人力,并组织大学等研究机构深入研发。对于开发成功的新产品,政府协助收购,并给予生产企业税收优惠。
另一方面,政府希望工业部门更多地考虑环保因素。以往的综合分析证实,如果考虑环保、劳动保护、维护修理等因素,采用以农产品生产的工业原料不仅不会增加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多种开支。近几年来,美国用于生产自然分解塑料包装薄膜的食品迅速增加。这些薄膜均以玉米为基本原料,新型塑料包装薄膜的成本仅比常规包装物高20%,但食品公司可以减少一大笔环保开支,并在公众中留下良好印象。鉴于潜在市场十分可观,且可以得到政府多方优惠,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愿意开发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其中以涉及塑料、涂料、燃料添加剂、油墨、胶布、染料、清洁剂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最多。
“无废加工”全利用
美国很重视对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做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有的甚至达到了“无废加工”的完美境界。
以大豆加工为例,美国企业的加工流程从制取豆油开始,沿着两条生产线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一条生产线是将制取豆油以后剩下的豆粕加工成大豆蛋白,再制成豆粉、豆面、豆片、豆奶等食品,最后将剩下的大豆纤维加工成各种畜禽和鱼虾的颗粒饲料;另一条生产线是从豆油中再提取卵磷脂和维生素E,并将豆油进一步制作成为色拉油、烹调油和人工黄油。
再看玉米加工:公司利用玉米生产淀粉和制作各种玉米风味小吃,然后将部分淀粉加工转化为甜味剂和乙醇,制成玉米糖、玉米糖浆、葡萄糖、婴儿食品、早餐食品、非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甜酒等。企业还可利用玉米淀粉提炼制作氨基酸、柠檬酸、抗菌素、多元醇、味精及利用玉米胚芽制取玉米油,最后将剩下的残渣生产成各种颗粒饲料。
此外,在大豆、玉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企业可利用这些温水和公司自产的颗粒饲料,从事高密度高产量的温水养鱼。例如,某家企业通过地下管道将温水送入特制的箱体里,每只箱体的容积为40立方米,每次放养鲈鱼5000尾。每只箱体又设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保持水的流动,维持水中有足够的含氧量。温水还可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公司拥有4万平方米的大型温室,专门用于无土栽培蔬菜,主要蔬菜有生菜、黄瓜和甜椒。该温室使用的热能中90%以上由养鱼之后的温水通过热交换器来提供,而且含有鱼粪和剩余饲料的温水又是很好的无土栽培营养液。
此外,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美国农业部等有关机构及行业协会,在技术开发、基础建设、市场营销、资源利用、资金信贷以及食品检验、加工包装、营养鉴定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优质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关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新型的生产基地、加工体系、开发中心和营销网络,使农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领域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