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粮价时代的中国对策
目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但中国国内粮价却相对较低。有人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必将受国际高粮价影响,因此中国的高粮价时代即将来临。中国会和国际接轨,实行高粮价政策吗?国内粮价低,国际粮价高,中国政府为什么还限制粮食出口?当下,中国农业部正在研究,计划制定方案,鼓励国内农业部门及企业向海外投资。尤其鼓励企业在非洲和南美洲购买土地。这种做法会给中国的农业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大生》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粮食局原常务副局长、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朱长国。
高粮价政策的历史教训
《大生》:面对国际粮价上涨、中国粮价却相对较低的局面,中国2008年、2009年的粮食政策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朱:中国现在不适合高粮价政策,明年粮食提价的可能性也比较小。粮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和通货膨胀。
粮价适度上涨固然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是,一方面,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消费者可能承受不了;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物价上涨反过来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中国有过历史教训。1994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张适度提高粮价,把国家合同订购价提高了40%,河南省小麦原来是0.37元/斤,后来提高到了0.52元/斤;1996年又提高40%到0.76元/斤。提价的结果是粮食逐年增产,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亿多吨。当时的国内总消费量也就是4.6亿吨,多了4000多吨,无法仓储。因为仓库装不下,企业不能全部收购,财政也补贴不起,这样粮价就降下来了。从理论上讲,提高粮价可以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事与愿违。因此只能采取适度粮价的政策,增加政府补贴。
中国的惠农政策是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今年的四项补贴金额大约是950亿元,2007年是513亿元。我认为明年还会提高补贴。中国种植粮食的土地是16亿亩,在面积不能再扩大的情况下,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必须提高单产。要提高单产就要提高科技贡献率。美国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是70%,中国大概是49%,还有提升的空间。
现在我们主要依靠农业补贴来提高单产。一般是通过直接补贴实现,也有间接补贴,比如改造中低产田,改造土壤,增加产量。增加财政投入,增加科技贡献率,综合提高单产,才能保证基本供给。高粮价政策对中国来说不切实际。
中国粮食不能出口
《大生》:既然国内粮价不能提高,是否可以放开出口?
朱:出不去,因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得多,出口粮食也要补贴。出口有离岸价和到岸价,就算中国的出口价和进口价一样,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也不占优势。比如日本,每年进口小麦600万吨,但是进口美国小麦比进口中国小麦便宜,因此日本会进口美国的小麦。另外,中国小麦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也是小麦难以出口的一个原因。
《大生》:既然中国的粮食出口到国外并不占优势,为什么中国政府还限制粮食出口?
朱:如果中国出口粮食,会导致国内粮价上涨。粮价,一价带百价,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这样中国经济会承受不了。
《大生》:您认为食品涨价是中国目前通胀的主要原因吗?
朱:中国现在的通胀不是由粮价引起的。与去年相比,粮价上升了7.4%。粮价上升10%,影响食品1%;食品上升10%,影响物价1%。这是一般的规律,所以粮价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通涨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中国进口石油太多,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为3.618亿吨,其中进口石油1.36亿吨,成品油13.8万吨,一共2亿吨,国产仅1.8亿吨。也就是说,中国一半多的石油要依赖进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中国的物价上涨。
海外投资有利有弊
《大生》:中国农业部鼓励国内农业部门向海外投资,尤其是把在非洲和南美洲购买土地作为政府的重要政策。目前,农业部正在与巴西商讨购买耕地种植大豆的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朱:我认为有利也有弊。巴西人均8亩地,阿根廷人均30亩,中国人均1.4亩。中国地少,劳动力多,从这个角度讲走出去是有益的。但是问题在于:其一,这两个国家的劳动力不属于勤劳型;其二,还要考虑政策上的弊端,如果国际粮价上升,中国海外种粮的国家提高关税,收获的粮食就很难出口;其三,专家预测,到2010—2012年,石油产量达到顶峰后油量萎缩,价格就会上涨,运费涨了,进口粮食的成本就高了,进口到中国的粮食收益就会减少。如果把投到海外的钱用于提高国内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哪个风险小呢?我目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走出去的时间上来看,我认为我们走出去晚了。前三四年日本在美国和加拿大屯田,建立基地、仓库。法国的路易达孚在巴西、阿根廷对农场的生产、仓库、流通、港口都布好了局。而现在是高成本布局。当时中国没有财力,现在这样做有点晚了。
不过,我认为可以考虑输出劳动力,比如俄罗斯离中国近,民族之间也比较容易接近。中国劳务输出到菲律宾、马来西亚也有成功的例子。
“中储粮”要改革
《大生》:有人认为,中储粮的临时储备粮享受着和中央储备一样的待遇,却可以走市场化道路,兼有政策和市场的双重身份,所以当玉米从产区到销区成本上升,许多企业都赔了,中储粮却有钱赚。因此有人认为这不公平。
朱:这是种误解。中储粮受国家委托收购粮食。政府制定计划,如收购多少,按什么价格、什么品种收购,什么时候入库等。具体操作由中国粮食局和发改委授权,中储粮负责出库,粮食局负责拍卖。因此,这是政府行为,不是市场行为。
中储粮应该是不亏损的,但也不会有很高的盈利。
《大生》: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中储粮几乎占据了产业上从收储、运输到销售网络的几乎所有优势。这使其他收储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粮食系统的中小购销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您认为这是将来粮食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吗?
朱:这个问题目前是有争议的。我个人认为,这属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到位,或者说是属于过渡期问题。中国企业的改革,从1998年开始,已经经历了10年,从当时的6万多家企业改革到现在4万多家;当时的粮食部门300多万人,现在减少到包括中储粮在内的90万人。应该说,已经从国家独家经营到了多元化阶段。这个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没有做到位。主要表现在股份制不到位,所以还要改革,中储粮也要改革。
生物能源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大生》:目前中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吗?目前中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是什么?
朱: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粮食供大于求,卖不出去,仓库又有限,没有控制生物能源的发展,上了一批玉米加工厂,生产淀粉和酒精。当时的乙醇加工厂由国家投资,一共批准90万吨,第一期年产30万吨乙醇。
但是,粮食资源有限,如果无限发展玉米深加工,中国就会面临是保护饲料还是保护酒精的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要建立生态友好型社会,而玉米深加工耗水量很大,大约是5:1(加工1吨玉米需要5吨水),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发展生物能源是有问题的。再有,发展生物能源严重污染环境。
最后,中国的耕地面积有限,而每新建一座乙醇工厂,都需要大量玉米为原料,这也意味着占用大量土地。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开始对生物能源的发展进行调控。2007年调整了生物能源发展政策,叫停了燃料乙醇项目。
目前,中国总体上是对粮食生物能源进行调控,鼓励非粮生物能源发展。只要是“不与人争地”的非粮生物能源都可以发展,比如木薯、秸秆、甜高粱等。中国每年有6亿吨秸秆,即使生物能源的产出比是6:1的话,每年也能生产1亿吨乙醇。但是现在秸秆的纤维素转化技术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成本太高,美国也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